一開始在中國時報上看到有這麼一個試讀的消息,晚了一天,在 bloglines 上又看到訂閱的中時部落格公布了這訊息,只要透過 email 報名,如此的便利性使得自己就這樣報名登錄。更意外的是,回覆相當地快,書也在四天後就收到。
看樣子又要盡可能在工作上摸魚打混,趕趕這邊的進度了。
你好:
謝謝你來報名
我們將在三天內將《歷史學家》限量精美樣書寄出
並將你的暱稱、部落格、部落格網址公布在開卷部落格 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openbook/
請別忘了在8月27日(星期天)之前
在你的部落格分享讀後心得
參與第三階段的徵文票選活動
1. 文章標題需包括「搶先看《歷史學家》……」。2. 內文請提及「《歷史學家》搶先閱讀活動」與網址 http://historian.chinatimes.com。3. 請將文章引用連結(trackback)到開卷部落格的活動網頁。4. 不符合上述條件者,視同放棄進入下一階段票選活動。
首獎文章將刊登於9月16日(星期六)的中國時報開卷周報
期待你的文章 ^_^
祝 開卷愉快
大塊文化
《歷史學家》邀您搶先試讀 http://historian.chinatimes.com/
【第二階段:試讀者分享讀後感】
活動期間:8/5(六)~8/27(日)
拿到樣書的朋友,請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讀後感想,才有機會參加票選。
1. 文章標題需包括「搶先看《歷史學家》……」。2. 內文請提及「《歷史學家》搶先閱讀活動」與網址http://historian.chinatimes.com。3. 請將文章引用連結(trackback)到開卷部落格的活動網頁。4. 不符合上述條件者,視同放棄進入下一階段票選活動。
【第三階段:文章票選】
初選活動期間:8/30(三)~9/10(日)
所有的《歷史學家》讀後感文章,開放進行網友線上票選(投票網友也有機會獲獎哦)。(投票網址http://historian.chinatimes.com)
決選活動期間:9/11(一)~9/13(三)初選得票數最高的20篇文章,將由《歷史學家》主編與中時開卷版主編進行決選,共同選出首獎、評審獎及佳作。得獎名單將於開卷部落格活動網頁公布。
獎品:
1. 首獎1名,獎金20,000元+《決戰異世界:進化時代》DVD乙片2. 評審獎1名,獎金10,000元+《決戰異世界:進化時代》DVD乙片3. 佳作10名,各致贈《決戰異世界:進化時代》DVD乙片4. 投票者抽出20名,各致贈《歷史學家》乙冊
*獎金若超過13,000元,需扣除15%的所得稅。*獲得首獎的讀後感想,除可獲贈獎金及贈書,文章並將刊載於中國時報開卷周報(1500字為限,過長則酌情刪節,不另計稿費)。
----- Original Message -----
From:
To: historian@locuspublishing.com
Sent: Saturday, August 05, 2006 9:40 PM
Subject: 《歷史學家》搶先閱讀
真實姓名: XXX
網路暱稱: glogger
部落格名稱: glog
部落格網址: http://gee-log.blogspot.com/
部落格簡介:
email帳號: XXX@XXX
寄書地址(以台灣地區為限):
為什麼想來報名: 聽說可以拿樣書先看,所以想試試看運氣好不好。
Thursday, August 17, 2006
Sunday, August 06, 2006
人生如戲
工作上做得煩,來說說目前觀看過及正在觀看的幾部節目好了。
好電影總是會吸引自己去租或借來一看,倒是電視劇方面,真的是很久沒好好看完一整齣。
- 腦海中的橡皮擦 A Moment to Remember
- 臥底 Inside Man
- 黑社會二(以和為貴)Election 2
- 一公升的眼淚(日劇)
有血腥暴力、緊湊鬥智,也有感人肺腑、引人會心一笑的劇情故事。
一公升的眼淚,除了維持日劇一貫的精緻外,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,配合上把每個角色扮演得絲絲入扣的演員,無論是刻畫主角的內心感受,或是與家人、朋友的互動,每每都是直指人心、教人感動。
活著,真是一件美好又可貴的事。
而能對人感同身受的人,想必也會更珍惜現有的一切,也更不吝於付出。
好電影總是會吸引自己去租或借來一看,倒是電視劇方面,真的是很久沒好好看完一整齣。
- 腦海中的橡皮擦 A Moment to Remember
- 臥底 Inside Man
- 黑社會二(以和為貴)Election 2
- 一公升的眼淚(日劇)
有血腥暴力、緊湊鬥智,也有感人肺腑、引人會心一笑的劇情故事。
一公升的眼淚,除了維持日劇一貫的精緻外,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,配合上把每個角色扮演得絲絲入扣的演員,無論是刻畫主角的內心感受,或是與家人、朋友的互動,每每都是直指人心、教人感動。
活著,真是一件美好又可貴的事。
而能對人感同身受的人,想必也會更珍惜現有的一切,也更不吝於付出。
Saturday, August 05, 2006
上癮後可以戒嗎?
日前在 Yilan 的 blog 看到如此一篇文章,承接上次提到的部落格上癮症,這篇果然更貼切地點出了曾提到的網路上癮症狀。
原文在此:http://www.yilan.com.tw/html/modules/wordpress/index.php?p=132
文中提到了 17 個症狀,如下:
□ 01. 早上起床或回到家第一件事:打開電腦。
□ 02. 停電、電腦壞掉、網路停擺……,只要一段時間無法連線,就開始擔心焦慮、覺得日子過不下去。
□ 03. 一整天反射性地不停check email。
□ 04. 隨身擁有至少一件以上的上網工具(notebook、PDA、手機……),好能走到哪上到哪。
□ 05. 對於所居住城市裡的免費無限上網版圖瞭若指掌。
□ 06. 擁有自己的 blog、新聞台、個人網站、交友網頁、網路相簿……,每天維護、隨時查看。
□ 07. 有任何疑惑或需要什麼資料、資訊,第一反應:先上網搜尋看看。
□ 08. 大部分的消息、資訊、知識來源,都來自網路。
□ 09. 喜歡黏在幾個固定網站上,每天、甚至早上下午都習慣進去逛逛。
□ 10. 和同事、朋友的溝通、交談動作有極大比例在網路上進行。
□ 11. 有事聯繫,第一選擇不是打電話,而是打開電腦看看他在不在 MSN Messenger、Skype 或Yahoo! Messenger 線上。
□ 12. 已經很久沒有用筆寫字,倒是電腦打字速度驚人。
□ 13. 常常一心多用,可以一面工作或瀏覽網頁、一面MSN上和朋友對話、一面 check email……
□ 14. 常常因為捨不得下線而耽誤睡覺、吃飯或其他時間。
□ 15. 尋找網路連線,已成為旅行中的必要任務之一。
□ 16. 家人開始抱怨你上網時間太長。
□ 17. 自己也開始覺得上網時間太長,卻怎麼樣都戒不掉……
簡單一算,十分似乎很容易就達到了,哈﹍只有 04 跟 14 沒有得分。
的確,生活上、工作上,網路的依賴度實在是相當地高,唯一不及格的,就是自己在屢次的旅行中,除出差外,還沒有一次帶上筆電同行,所以對於住宿點的上網需求,就沒有太高的優先性。
不過上班時間,一邊打字、一邊測試、一邊上網查資料跟開 MSN聊天,其實也是自己每天工作的寫照啦~
透過網路來取得訊息,有點要好過電視,因為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所想要、感興趣的,而不需一味地看著各大媒體播著同樣的八卦與沒有深度的內容。
原文在此:http://www.yilan.com.tw/html/modules/wordpress/index.php?p=132
文中提到了 17 個症狀,如下:
□ 01. 早上起床或回到家第一件事:打開電腦。
□ 02. 停電、電腦壞掉、網路停擺……,只要一段時間無法連線,就開始擔心焦慮、覺得日子過不下去。
□ 03. 一整天反射性地不停check email。
□ 04. 隨身擁有至少一件以上的上網工具(notebook、PDA、手機……),好能走到哪上到哪。
□ 05. 對於所居住城市裡的免費無限上網版圖瞭若指掌。
□ 06. 擁有自己的 blog、新聞台、個人網站、交友網頁、網路相簿……,每天維護、隨時查看。
□ 07. 有任何疑惑或需要什麼資料、資訊,第一反應:先上網搜尋看看。
□ 08. 大部分的消息、資訊、知識來源,都來自網路。
□ 09. 喜歡黏在幾個固定網站上,每天、甚至早上下午都習慣進去逛逛。
□ 10. 和同事、朋友的溝通、交談動作有極大比例在網路上進行。
□ 11. 有事聯繫,第一選擇不是打電話,而是打開電腦看看他在不在 MSN Messenger、Skype 或Yahoo! Messenger 線上。
□ 12. 已經很久沒有用筆寫字,倒是電腦打字速度驚人。
□ 13. 常常一心多用,可以一面工作或瀏覽網頁、一面MSN上和朋友對話、一面 check email……
□ 14. 常常因為捨不得下線而耽誤睡覺、吃飯或其他時間。
□ 15. 尋找網路連線,已成為旅行中的必要任務之一。
□ 16. 家人開始抱怨你上網時間太長。
□ 17. 自己也開始覺得上網時間太長,卻怎麼樣都戒不掉……
簡單一算,十分似乎很容易就達到了,哈﹍只有 04 跟 14 沒有得分。
的確,生活上、工作上,網路的依賴度實在是相當地高,唯一不及格的,就是自己在屢次的旅行中,除出差外,還沒有一次帶上筆電同行,所以對於住宿點的上網需求,就沒有太高的優先性。
不過上班時間,一邊打字、一邊測試、一邊上網查資料跟開 MSN聊天,其實也是自己每天工作的寫照啦~
透過網路來取得訊息,有點要好過電視,因為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所想要、感興趣的,而不需一味地看著各大媒體播著同樣的八卦與沒有深度的內容。
Sunday, July 23, 2006
部落格上癮症
http://blog.yam.com/ixblog/archives/1901691.html
看看這篇,近來部落格快速大紅,WEB 2.0 也喊得驚天動地,有重振當年網路經濟之勢。
不否認趨勢難檔,不過要自己天天 blog 上幾篇,似乎還未成氣候。相反的,有空倒是會上上其他人的 blog,去看看是否有吸引自己的議題。
明白點講,自己該算是部落格閱讀者的角色,現今也習慣透過網路上看新聞、查資料,說是網路上癮症,該是比較適合自己的一個形容。
看看這篇,近來部落格快速大紅,WEB 2.0 也喊得驚天動地,有重振當年網路經濟之勢。
不否認趨勢難檔,不過要自己天天 blog 上幾篇,似乎還未成氣候。相反的,有空倒是會上上其他人的 blog,去看看是否有吸引自己的議題。
明白點講,自己該算是部落格閱讀者的角色,現今也習慣透過網路上看新聞、查資料,說是網路上癮症,該是比較適合自己的一個形容。
Sunday, June 25, 2006
登峰造極
尾瀨朗老師的作品,又是一部勵志的好故事。
對攀岩愛好者而言,他們的未來,有全世界的支撐點等著他們﹍
「想跑得更快」、
「想跳得更高」、
「想投得更遠」﹍
不管任何運動,都起源於人類如此簡單的慾望。
尤其是爬上高樹的刺激感跟快感,
以及登上高峰的成就感,
應該是小時候體驗過的最初的興奮吧!
作者:尾瀨朗
譯者:涂愫芸
出版社:尖端
出版日期:2006 年 04 月 18 日
對攀岩愛好者而言,他們的未來,有全世界的支撐點等著他們﹍
「想跑得更快」、
「想跳得更高」、
「想投得更遠」﹍
不管任何運動,都起源於人類如此簡單的慾望。
尤其是爬上高樹的刺激感跟快感,
以及登上高峰的成就感,
應該是小時候體驗過的最初的興奮吧!
作者:尾瀨朗
譯者:涂愫芸
出版社:尖端
出版日期:2006 年 04 月 18 日
Monday, June 19, 2006
再訪深坑
今日下午朋友來訪,眼見天氣不錯,布袋戲也看完了,便想出門走走。
第二次到深坑,上回在老街口就折返,這次似乎人沒那麼多,不過入口處那兩攤臭豆腐前還是大排長龍。
先在這買了碳烤臭豆腐,一人一串先過個癮,吃完後便往大馬路走,準備從後頭往前逛。老街出口處似乎多了一個新公園,看來在此散步也不錯,如果人沒那般多的話。
往前走,老街的味道很鮮明,當然也不免看到許多人為破壞的地方,古蹟的保全在台灣似乎要有利益可圖,才有人會重視。
喜歡日本的京都,就是在於那街道間始終瀰漫一股生於斯、長於斯的時空氣氛,土親人親的感覺,即使是外來客,還是可以清楚感受他們對歷史的尊重與愛護。這方面在台灣,是還有待加強。
逛老街,總不能錯過該嘗的特產,所以吃了紅糟肉圓,喝了杯聽說會讓人賺錢的茶,老闆說,這茶依個人體質會喝出不同口味,到了接近出口處,不免買幾個口味不同的粿點準備帶回,也跟上次一樣,帶回一小包綜合口味的小饅頭。
第二次到深坑,上回在老街口就折返,這次似乎人沒那麼多,不過入口處那兩攤臭豆腐前還是大排長龍。
先在這買了碳烤臭豆腐,一人一串先過個癮,吃完後便往大馬路走,準備從後頭往前逛。老街出口處似乎多了一個新公園,看來在此散步也不錯,如果人沒那般多的話。
往前走,老街的味道很鮮明,當然也不免看到許多人為破壞的地方,古蹟的保全在台灣似乎要有利益可圖,才有人會重視。
喜歡日本的京都,就是在於那街道間始終瀰漫一股生於斯、長於斯的時空氣氛,土親人親的感覺,即使是外來客,還是可以清楚感受他們對歷史的尊重與愛護。這方面在台灣,是還有待加強。
逛老街,總不能錯過該嘗的特產,所以吃了紅糟肉圓,喝了杯聽說會讓人賺錢的茶,老闆說,這茶依個人體質會喝出不同口味,到了接近出口處,不免買幾個口味不同的粿點準備帶回,也跟上次一樣,帶回一小包綜合口味的小饅頭。
Sunday, June 18, 2006
World Cup 2006 Germany
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,再度引燃了世人對足球的焦點。
其實足球在台灣不比棒球、籃球的觀眾人數多,不過世足賽仍是在與世界接軌的前提下,吸引一堆人的注意,加上不少的隱性觀眾 (之所以稱隱性,是相對於該運動項目在台灣的被重視度) 在此刻會大張旗鼓地跳出來,所以世界盃在台灣還是可以造成一股風潮。
球賽當然精彩可期,重要的是,當我們看到會內賽裡的新面孔,幾支非洲的球隊,是不是也該想一想,台灣的體育為何總是差人家一截,無法有效發展。
看看最近政治上的亂象,一切就可以明朗化,知道原因在哪。不過,體育對於政治,應該會是相對重要,畢竟,要在立法院打架、遊行示威抗議,都是要有良好的體力才可以應付。
其實足球在台灣不比棒球、籃球的觀眾人數多,不過世足賽仍是在與世界接軌的前提下,吸引一堆人的注意,加上不少的隱性觀眾 (之所以稱隱性,是相對於該運動項目在台灣的被重視度) 在此刻會大張旗鼓地跳出來,所以世界盃在台灣還是可以造成一股風潮。
球賽當然精彩可期,重要的是,當我們看到會內賽裡的新面孔,幾支非洲的球隊,是不是也該想一想,台灣的體育為何總是差人家一截,無法有效發展。
看看最近政治上的亂象,一切就可以明朗化,知道原因在哪。不過,體育對於政治,應該會是相對重要,畢竟,要在立法院打架、遊行示威抗議,都是要有良好的體力才可以應付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