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December 23, 2006

The way

「﹍你必須在迷惘中獨自尋找答案。唯有如此,才是『走上真正的正道』。」

「如果說歧視、破壞和憎恨都是你,那麼友情、關懷和勇氣也是你。倘若自私地不希望自己變成人柱的焦慮是你,那麼對要要求人柱獻祭的女神大人發怒的也是你。歧視其他種族,想把這世上所有的壞事都歸咎 於他們的傢伙是你,奮不顧身去拯救別人的也是你。你曾多次遇險性命垂危,在這個幻界有人企圖殺害你,那同樣也是你。可是另一方面,也有一群好夥伴不計較利害得失來拯救你,想助你一輩之力,那還是你。」

「好好檢視自己。憎恨與憤怒、善良與勇氣,兩者都是屬於你的東西,缺一不可。而唯有正視這點,你才能對於如何改變命運做出最終結論。」

《Brave Story》by 宮部美幸

一本描寫少年小亘勇敢闖入幻界,想以自身力量,改變不可違抗的命運,寄望重拾往日和樂家庭生活的故事。

透過主人翁追尋未來與改變命運的過程,反應著現實中每個人在自我追求的過程,讓整部看似如童話般的冒險故事,卻是你我都會面臨的現實。

過程中總是會有不如意與不順心,重要的是如何去誠實面對自己的心,跨出每一步。

摩擦

午後的廣播裡,流露出如此的一段話。

「現在人跟人之間的問題就來自於彼此間的摩擦。」

「麼擦會產生溫暖、熱情。」

「也會帶來排斥、不合,乃至於怨氣。」

形容得很貼切。人,自難以孤立於世外,免不了總會有與人互動、接觸,合則心意相通,斥則相對亦無語。

Wednesday, December 20, 2006

Confession of Pain

前天晚上看了午夜場電影,《傷城》。

衝著兩大男主角去看,劇情上仍是官兵抓強盜的戲碼,重點是看導演如何為如此的主軸注入新的創意。

劇情安排上,梁朝偉的身份是最大的一個伏筆,除了血腥場面外,整部電影都瀰漫著淡淡的惆悵感,既是身處現實的無奈,也是失去所有的無奈,更有著悔不當初的悲哀。

而對於事物關連性的安排,也讓我產生了《衝擊效應》的聯想,尤以在金城武回說著數年前忙著辦案,卻也是失去女友的那天晚上,畫面帶過路旁一輛火燒車的場面﹍

總括說來,整部電影還挺合我的胃口,也回應片名《傷城》畫龍點睛之妙。

「酒,為什麼好喝?」「酒的好喝,就在於它的難喝。」

生活,亦同。

Sunday, December 10, 2006

近日所購書籍

記上回在永和誠品買的三本書,《流浪集》、《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》跟《人生一瞬》。

大體說來,皆是散文記事體,適合隨手取來讀上一回,不過內容風格上,就各有各的風華。

舒國治先生的散文不用多說,打從理想的下午以來,也跟隨著在京都當個門外漢持續流浪著。

詹宏志先生的散文倒是第一次成書,以往大多是閱讀其關於趨勢解說、行銷觀點的論述。這本新書倒是難得可見其自我感情深切流露的一面。

A. J. Jacobs 是把整套大英百科全書讀完的奇葩,光是恆心毅力這一點就叫人大為折服。而在閱讀之餘,更寫下這些條目的感想心得,讀來生動有趣。

十二月九日的隔天

選舉結束了,耳根可以清靜一點,手機也暫時不會再有搶救某人的簡訊傳來。

台灣的選舉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,熱衷的人一頭栽進去,不熱衷的人始終置身事外、冷眼以對。

政客們以攻訐對手取代應該政見,之後當選的人將以權力來鞏固其利益,落選的人則是懷恨在心忿忿不平。

不過沒關係,這般的輪迴始終在上演著,想參與的都是人人有機會,個個沒把握。

說來選舉也是種投資,投了本錢下去,沒得到報酬,又怎麼會甘心,人性吧!

Thursday, November 30, 2006

Pencil drawing


小時候挺喜歡塗鴉。
曾想過長大當個漫畫家。
後來,沒當成漫畫家,漫畫倒是看了不少。

用鉛筆作畫的好處是,即使畫得不好,時間會沖淡一切。壞處是相對的,即使畫美得天地動容,免不了還是有隨風消逝的一天。

Sunday, November 19, 2006

《超.殺人事件 推理作家的苦惱》跟《著魔》

《超.殺人事件 推理作家的苦惱》跟《著魔》,這三天一口氣看完的兩本作品。

前者為對推理小說出版的現況觀察,提出作者 (東野圭吾 先生) 的質疑、反諷,讀來頗有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」的痛快淋漓之感。

後者為 土屋隆夫 先生的最新力作,讀來一氣呵成,又與之前大作《天狗面具》遙相呼應,值得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