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March 03, 2007

再會啦。紅毛港

在紀錄片的片尾聽到這首歌。關於故鄉的歌,總是特別叫人動容。

再會啦!紅毛港


創作及演唱者為洪文斌先生。關於歌曲,在洪萬隆教授的論文裡,有如下的介紹。


「咱ㄟ都市、咱ㄟ歌--高雄的土地與歌聲」
田野調查及研究
期末報告書
/ 洪萬隆 教授


(摘錄以下段落)

提到高雄港,就不可忽視讓高雄港躍升成為國際大港的第二港口 - 紅毛港,引用鄭欽憲在「高雄紅毛港聚落的滄海桑田」研究指出,紅毛港在荷據時期就以補烏魚業聞名,入清之後發展有漁塭養殖,漁暇時漁民常補修漁網漁具,甚少農作,當時盛行「牽罟」,由漁民分乘兩竹筏帶巨網拖放於海域中,魚網放盡後,由岸上人員分成兩隊,各執巨網一端如拔河般的拉引收網,將海中入網的魚拉上岸邊捕捉。在收網時漁民們會發出聲響互相激勵,形成一種自然的旋律,是為「牽罟」唸歌,可惜隨著現今漁業的沒落,這樣的唸歌也落入大洋之中。

根據高雄市蝦業繁養殖協會簡介中提到,日據時期養殖業以鹹水養殖虱目魚為主,光復後,有「草蝦之父」美名的廖一久博士於 1968 年完成蝦苗繁養殖試驗,使得紅毛港成為台灣蝦苗繁養殖的發源地,1986 年成立「高雄市蝦業繁養殖協會」,最盛時期繁養殖場多達 170-200 家,蝦苗產量更佔全台 70%以上,紅毛港的外海路成為名副其實的養蝦街,「數蝦苗」聲不絕於耳,「一尾加三尾、三尾加五尾… 」,每十尾計算一枝竹籤,最後以竹籤數來計算所得。爾後發生草蝦病變大量死亡,繁養殖業者營運陷入困境。同時因為 1975 年第二港口的完工,高雄重工業的發達,污染嚴重,遷村之議四起,早在 1968 年市府就有意將紅毛港納入臨海工業區,實施限禁建,遷村計畫歷經三十餘年的修正,於 1998 年定案。

福將音樂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洪文斌先生,有感於小時後紅毛港漁業發達繁榮的景緻,如今面臨遷村命運,寫下了〈再會啦紅毛港〉,「…祖先留的美夢,漸漸要變成空,朋友兄弟甲親人,從此要分西東… 只有無奈傷心擱怨嘆」,交由紅毛港文化協會出版,該協會常務理事洪信治先生每回聽完這首歌,總引來一陣鼻酸。

No comments: